当前位置:学院首页  文章详情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关于全院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活动的通知

时间:2022-08-23 浏览量:5398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关于全院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活动的通知

教研室、各位老师: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思想与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整体推动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经学院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学院成立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石广田

副组长;任小文 周婷

成员:贾亚娟、张治国、李晋武、贾雄伟、闫树军、

谢国坤、郝磊、屈宝丽

二、活动时间安排

本次活动从2022年8月开始到2022年12月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22年8月29日-2022年9月1日,对在岗专任教师(含兼职教师)进行开学前教学资料的检查和相关培训工作。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师教学资料的准备情况自查、互查和完善工作。学院专门组织教学督导对各教研室进行抽查。教研室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师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学院组织召开一次主题为“创新课堂改革,提高课堂质量”的教师动员大会。

 第二阶段:2022年9月1日—2022年11月30日,各教研室组织教师磨课。

 第三阶段:2022年12月,学院进行教学抽查、评优、总结工作。

三、活动方式

(一)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全校教师培养高尚的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教学科研素养。

1.培训时间、地点

     2022年9月,地点待定。

2.培训对象

在岗教师(含外聘教师)

3.培训内容及安排

培训将邀请专家对教师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线上培训主要针对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通过网络直播讲座和在线点播课程为主,线下培训形式以专题讲座为主等。培训主题覆盖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规范、教学设计、信息化教育技术、新技术应用以及教学经验交流等。

序号

课程名称

形式(线上线下结合)

备注

1

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讲座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

如何备好一堂课

专题讲座

3

优质高效课堂创新设计

讲座

4

教师形象礼仪

讲座

5

师德师风

专题讲座

6

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启发式、参与式)

专题讲座

7

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课件)

专题讲座

8

教学设计

讲座

9

教学观摩

教学示范课

10

新技术应用

教学沙龙



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计划

(二)课堂教学磨课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开展课堂教学磨课工作。

1.磨课对象

所有专任教师(含兼职上课教师,获得教学技能比赛省级奖或校级二等奖以上的教师可不参与本次磨课)。

2.工作安排

1)要求各教研室为所有需要磨课的教师指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

2)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多层次、多轮次的磨课活动。

3)要求各教研室制定磨课方案,于2022年9月5日前将方案电子版提交至教务办于思晗老师。

3.基本要求

1)教师要遵循课程思政理念,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大学生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教学应依据教学大纲,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进度安排讲授内容。

3)教师应结合学生基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

4)教师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传授,更要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质量标准

根据《本科教学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须达到以下质量标准要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质量标准

1.教学态度

1.1师德师风

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

1.2仪表举止

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精神饱满。

1.3教风教纪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熟悉,授课认真。

按时上、下课,上课期间除教学需要外不能使用手机。

不缺课,不随意调、停课,不擅自请人代课,不擅自增减学时。

1.4学生关怀

严格课堂管理,尊重爱护学生,注重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与学生的交流得体适当。

1.5作业辅导

平时成绩记录完备,评分规范。

课后辅导耐心及时,作业批改认真。

2.教学内容

2.1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充实,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2.2教学内容

按照课程教学进程安排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信息量适度,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尽可能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及相邻学科的前沿动态。

概念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正确,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2.3重点难点

重点突出,难度、深度适宜。

3.教学方法和手段

3.1教学调控

重视课堂互动,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翻转课堂等方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3.2教学手段

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开展教学。

3.3教学反馈

重视课堂效果信息反馈,做到教学相长、协调一致。

4.教学能力

4.1教学语言和教态

普通话教学,语言生动流畅、快慢适中、感染力强,用规范字。

教态自然,肢体语言运用恰当。

4.3教学组织

板书工整,字体规范,图示标准;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直观、形象生动,内容科学、正确、规范,效果好。

授课思路清晰,讲授知识系统、逻辑严谨、表述准确、重难点突出。

熟练操作使用各种现代教学辅助手段。

5.教学效果

5.1教学互动

课堂秩序良好,学生到课率高,课堂气氛活跃,互动良好。

5.2知识积累

学生能较好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反映良好。

5.3能力提升

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备注:本质量标准参考《必威电竞竟猜 课堂质量标准》等教学管理文件制定。

 

(三)教学抽查活动

为了对磨课活动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和验收,教务办统一组织对磨课教师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为30%),各教研室必须对抽查结果不合格的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帮扶。

四、评优及表彰

对于活动开展过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学院将结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推进情况,择机开展学院教学技能大赛。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2022年8月23日

Baidu
map